星期日, 三月 22, 2009

看中国京剧金银奖武生荟萃专场演出

要不是昨天晚上张源用十分兴奋和激动的口吻告诉我他去看了这场多么多么精彩,多么多么火爆的武戏演出,我大概就也因此错过了这么好的一场戏,最近忙着北上南下东奔西颠,对于演出也是久不关心了。不过能够让源老板如此推崇的演出倒是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幸好他说今天晚上仍有一场,且戏码一样,那就更不能错过啦。立即联系大宝,可她说要备课抽不出时间,再问dorin老板,结果人家对武戏没兴趣。无奈何,只好一个人去看戏了。其实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进逸夫看戏了,更记不清多久没一个人去看戏了(不过倒是在北京的时候有幸在国家大剧院看了2场戏)。
上午和1年没见的Arnold同学碰头吃饭顺便庆祝生日,我把从东西南北各地带来的各样手信一并也给了他。吃完饭他带我去到了福州路近汉口路一家茶叶店的二楼喝茶,没想到在热闹的南京路附近竟然有这样幽静的所在,以后倒是可以带朋友过来。和Arnold分开后就赶去逸夫买票,幸好还有我最喜欢的楼座的票,30元倒也便宜。去书城逛了逛打发时间(似乎连书城也很久没去了),发现几本有兴趣的书,记下了书名准备去网上淘淘。
7点进逸夫,买了说明书,还要了英文版的顺便学习一下。剧场里有久违的亲切感,我真爱这个地方。第二天的戏上座很不错,坐在楼座习惯性地往下扫视,发现有很多戏校的小朋友,应该是学校组织观摩的;也有不少外国人全家出动的,因此也愈加热闹;最可爱的是还发现了2个和尚端端正正地坐在下面看戏,还拿着相机拍照呢。看到几个熟面孔,但是没看到朋友。
第一出是上海京剧院陈麟的《伐子都》。05年武戏擂台的时候吉林团董宏利的这个戏,让人惊艳,至今都还有印象,后来还特地买过碟来看。陈麟的演出比不上武戏擂台时的火爆惊险,但翻跌起来也算卖力,表情表演也到位,不过到后来翎子折了,考叔中箭翻抢背时盔头舔了,以至于台上看着乱了些。但上海观众倒是不吝啬掌声的,年轻演员么也需要鼓励的。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子都马童的那个小孩,查了下叫吴宝,身上非常不错,而且在台上特别精神,可以关注。
接着第二出是福建京剧院李哲的《夜奔》。印象中似乎看过李哲的戏,但具体哪出已经忘记了。李哲功底还是挺扎实的,尤其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难得的是嗓子不错,算得上高亢洪亮的,《折桂令》唱得也还算可以。不过总觉得他火气太大,对人物理解还差了一点,感情上和细节上尚有不足。但总得来说《夜奔》能演到这样,现在的青年演员里也算是难得的了。
接下来的两出是张源特别提到的詹磊的《界牌关》和王路《杀四门》,果然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也是接连不断,很久没看到逸夫这么火爆了,连我都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要叫好了。《界牌关》之前的在武戏擂台时也看过,当时是叫《盘肠战》,印象中也是一出非常热闹有看头的戏,果不其然,尤其王伯超,很精彩。詹磊以前就看过他的演出,记忆中一直是不错的,这次也是,而且感觉更好了,出场起霸稳且大气。败阵回营之后那段尤其洒狗血,拧了45个旋子,台下都数着,都激动死了。发消息给大宝,她回说应该让他身上挂点洗好的衣服,估计也甩干了。不过这回戏的结尾有些草草,不见罗通儿子上来助阵,他也不是回营再死的,而是当着王伯超的面自刎了,有些奇妙。
顺便说下王伯超,以前看这个戏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这次才发现这是个多么神奇的角色。扮相奇特,脸谱很好看,髯口还是戴在下巴下面的。后来还特地上网搜了搜相关资料。
最后是王璐的《杀四门》,本来以为《界牌关》够精彩了,没想到《杀四门》更赞。尤其王璐,之前应该没看过他的戏,这次绝对惊艳了。身上不用说了,矫捷且稳当,枪耍得也精彩,不撒汤不漏水,看得出很有功底。而且嗓子也能唱。这出戏倒是今天演出里我感觉整体最好,最完整的,因此观众情绪也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没什么洒狗血的地方,但叫好声此起彼伏,简直让人意犹未尽。看完戏出来还是很兴奋,看看周围的人似乎也都还在回味,我觉得武戏要是水准高的话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后来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起05年我们一大帮人一起去看武戏擂台时的情景,基本上那段时间不是在逸夫看戏,就是在去逸夫的路上,要么就是看完戏大伙去吃饭,何等热闹。可到如今只落得我一人冷冷清清独自回家去了,思想往事,怎不叫人伤心,唉…………


附,关于王伯超:
1. 王伯超原是位年过八旬的老将,勾脸和扮相十分怪异,白蓬头,双抓髻,白耳毛子,戴小额子,插翎挂尾,白扎戴于下巴底下,嘴下贴红舌头,垫腰扎膀子,穿白老斗衣,系下甲,活脱一个“白无常”现身。(真乃神人也)
2. 王伯超脸谱扮相似吊客,本应系武花脸应工(传闻李寿山演此角一绝,还用耍牙)。
3. 颏涛髯(又名海下涛)是把胡须挂在颏下,露出嘴部。像《闹天宫》的巨灵神挂黑色颏涛髯,《界牌关》的王伯超挂白色的颏涛髯。




没有评论: